投江自尽的屈原真的有治国才能吗?

鑫和白酒网 237 2024-01-22 06:16:28

屈原是一个很好的诗人,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,他改革的东西根本就不符合当年楚国的现状,改革其实就是利益在分配,能让更多的人在你改革的制度下受益,你的改革就是成功的,政治没有好和坏的区别,只有利益是否分配的符合当时大多数的利益。

史载怀王受上官大夫靳尚蛊惑,放走张仪,屈原在国外,回来就质问为何不杀张仪。单从主张杀张仪这件事可以看出,屈原政治上十分幼稚,中国素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基本政治准则,如真杀张仪,可能真就成为楚国的政治灾难,杀一张仪秦国何损?反而在列国得到道义上支持,楚国则真的更加孤立,可能灭亡更快!

屈原并没有先进的治国理念。在战国晚期,先进的政治理念应该是法家。屈原完全不懂。屈原是个贵族后代,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西周贵族的等级制基础上,讲究礼仪和规则,对富国强兵这些,并没有建设性意见。而且,就算是停留在这种思想上,他也应该学学战国四君子那样的“养士”,多一些智囊,多一些办法。可是他并没有。

屈原的外交比较糊涂。屈原当时极力结交的是齐国,其实是没有什么前途的。而且,他结交齐国还有个致命的问题,就是他和齐国有姻亲关系,这是他的软肋,让他很容易受到政敌的攻击。而在对秦国的问题上,他也缺乏办法,只能等着张仪来离间他们君臣。

屈原在处理朝中大臣关系上,太缺乏手段。屈原是一个心性简单感情丰富敢爱敢恨的人,他就是一个天然的诗人,但绝对不是一个好政治家。从他诗歌中,多次把自己比喻成香花美草,不与那些污浊之人同流合污就可看出,他无法处理好和大臣之间的关系,既不阴谋,又不冷血,能应付复杂的朝廷关系吗?

屈原处理不好和君王的关系。两任君王,都是先用他,再疏远他。说明什么?说明两任君王先都比较认可他,但是放到身边一用后就发现,这不是自己满意的。当然了,两任君王都比较昏庸,但好的政治家,要有恰当的手段劝服昏庸的君王,而不是反而把自己搞得不受喜爱。

综上所述,屈原只能算是一个著名的诗人,不是一个政治家,所以没有治国才能。

白酒资讯文章推荐

白酒资讯 TOP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