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红袍,是武夷岩茶的代表。 现今的大红袍,可分为以下几种:母树大红袍,现在已经采摘不了了;纯种大红袍,即母树大红袍的繁衍物,也被称之为奇丹、北斗;还有一种是通过拼配的方式得到的大红袍。
大红袍(岩茶)都有一个焙火的环节,我们常常有这样的错误认知:岩茶都应该是烟熏火燎的,喝起来炭火味十足才够味儿。甚至很多长期喝岩茶的人,已经习惯了浓浓的炭火味,对其它茶味完全无感了。
其实这是不对的!
优质的岩茶不应该是“高火”、“足火”烘焙,可以说高火焙出来的岩茶,都不是好茶,甚至可以说是劣质茶。
高火与足火的区别
“高火”,简单说就是指焙火的火温过高。高火温度可以达到120℃以上,甚至160℃以上。这样虽然能快速实现干燥,但是因为温度太高,容易使茶汤“断档”,也就是第一泡很浓,第二泡起就迅速下滑了。
而“足火”则是采用低温慢焙,使岩茶的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。
一般来说,岩茶的足火温度开始为80-85℃,火温逐渐下降,焙至足干,然后进入“吃火”工序。
“吃火”又称为“墩火”或“焙火功”,两笼合为一笼,温度会降到60℃,直到有火香为止,大约需要2-4小时。
“吃火”是岩茶传统加工方法的特点之一,实质上起着熟化作用。对去水保质、增进汤色、提高滋味唇厚度和促进茶香熟化等,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。
而“高火”就不会达到这种效果,因为温度过高,很快就使茶叶达到了绝对的干燥,其内质也受到了损伤,自然不会有令人愉悦的香气啦!这种茶不仅不好喝,而且人喝多了,很可能会上火。